我们村的搬迁已经到了旧房拆除的阶段,要和各户签订拆迁协议。我打电话告诉了在外地的工作的大哥和四叔,老家还有他们的房子。他俩是我们村的名人,四叔在外省是一名职位不低的官,大哥搭他的车一回来,我和张书记在村口迎接他们。
十点钟,他们来了。一阵热情的寒喧后,张书记提议直接到北山下去看看。于是我们便都上了车,小轿车行驶地村北宽阔平坦的生产路上。大哥说:“早先这条路,顺山势而行,弯弯曲曲,上陡坡、急拐弯。”张书记介绍说这是土地整体转让后,公司新修的。路两旁的田野里,是樱桃树和玫瑰。
北山脚下是新建成的能容两千多立方水的大蓄水池。张书记介绍说这是上级为扶持我们村投资一百万建的引蓄工程。现在池子的水是用我们的机井抽满的,等全线竣工后,我们浇地就可以用上黄河水了。
水池在小山沟里显得非常大,池水清清、碧波荡漾。水池的四周还装了精致的围栏,大哥和四叔连声赞叹。
四叔提议到西山顶看看,说要在山上走回去,他叮嘱司机顺来的路回去。
我们一行人便爬上了西山顶,在山顶可以看到黄河。四叔大发感慨:“早些年一位文人来到这里,曾写下两句诗‘东临黑山千年缘,西望黄河万里船’,如今西望黄河帆不见,黄河水却流上了我们的山,这真是此前做梦也想不到的。”
回首望山下,有几辆装满石头的大翻斗车,正向山峪开来,山峪里,挖掘机轰鸣着,很多人在忙碌着。张书记说:“这是上级投资一百万建的二级提水。”他指着那些忙碌干活的人,这是垒地堰的。原先的山坡地,千沟万壑。现在要修整齐的地堰,建成标准的能灌溉的梯田。挖掘机开挖的是二级提水的蓄水池。他指着南边一个山头说:“二级提水,用风力发电,在那里建风力发电。按照设计,每小时可以提5立方水。这是一次投资,多年受益。山下的这片地可以自流灌溉。”
往南翻过一个山头,到了一个大山峪,这里正在修建的是节水灌溉工程,规划一百亩。前面的地里,有一农民正在给果树剪枝,我们便走了过去。正好二哥在忙着剪枝。大哥关切地问:“这两年怎么样?”二哥兴奋地说:“自从把地承包给公司,我在公司打工,现在的收入比往年的两倍还多。”他说多亏了焦经理。正好焦经理也过来了,他穿着一身迷彩服,和打工的一样。他小时候是我大哥的学生。待认出来,他热情地抱住了大哥。谈了他公司的远境规划。大哥直夸他“有眼光、有魄力。这是带民致富,为民造福。”
焦经理说:“西直沟人杰地灵。”他指着前面一座山峰,“你看这里景色多美,我打算在这里建一个景点,石凳路上山,山顶盖个亭子,盖几间房,开农家饭店,山下是采摘园,品尝完时令鲜果。上山来,品尝农家饭菜,喝上美洒,欣赏山间美景。”大哥和四叔连声说:“好!好!到时候我们一定来!”
从山上下来,车已在路边等着,离车不远的地方,竖着高高的井架。张书记说:“这是村南的水利工程。县水利局今年投资三百万,村南要修条标准的水泥生产路,修水池、铺管道。村南的浇地,明年就解决了。”
回到村里,张书记指点着旧村说:“明年土地复垦后,这里将变为良田,把这些地转让给森卓公司,村集体每年能增收6万多元。村经济发展了,我们可以为村民办更多的福利。咱们的新村的楼房已经交工。今晚要召开村民代表会,讨论分房方案,过几天就要迁入新房了。我们的村不再是破烂,而是崭新的了。这是西直沟村发展的里程碑!”
大哥说:“我年轻时就想着改变西直沟村落后面貌。我当过生产队长,苦干了几年,江山依旧,现在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西直沟。”张书记接着说:“主要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突破平阴带来的机遇。我们是乘着三年突破平阴这强劲的东风,才取得现在的成绩的。”
一直在沉思的四叔说:“三年突破平阴,咱们村走进了全县农村发展的先进行列。别的村是一步一个台阶,咱们村是一步一层楼啊!”
我心里想:他们说的太对了,西直沟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。
大哥和四叔愉快地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。
中午,我们在老家里吃了一顿团圆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