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静作为榆山街道扶贫办主任,上任伊始,加班加点、奔波忙碌早已成为了她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,面对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,李静揪着的一颗心,始终都难以放下,“群众一天不脱贫,我自感心中有愧”,责任在肩,压力在身,她寝食难安,挑起重担,拖着疲惫的身子甘愿为梦想而远征。 终日奔波为谁苦 只为来年满眼春 近日,光伏发电项目终于有了眉目,7个贫困村与项目施工企业一一签订协议,预示着这一惠及贫困群众的致富产业即将施工建设,贫困村的“口袋”里也有了过日子钱。虽然心中长舒了一口气,但李静自己知道为此付出的心酸努力。 她多次跑发改委争取项目立项,协调国土、林业部门查看所选土地的用途,协调供电部门现场查看变压器容量、接入距离,每天奔波在部门和各个贫困村之间。记得,正值盛夏时节,室外39度的高温炙烤着大地,由于连续多日加班加点的工作,李静中暑了,体温达到了38度多,家人反复劝她要在家中安心养病,就连医生也嘱咐要多卧床休息,可为了摸清贫困村产业发展条件,她还是选择继续奋战在工作岗位,冒着高温酷暑,调研走访,通过不懈努力,不仅实现了光伏发电项目成功落地,而且各个贫困村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正显现成效,李静相信等到来年,村里发展和群众脱贫就有了希望,一个个产业项目寄托着她对贫困村美好未来的向往。 心中结下天下亲百姓冷暖常自知 家住分水岭村70多岁的郭大娘身患疾病,下地走路都很费劲,由于子女住在县城,老人平日只能自己照顾自己,作为郭大娘的帮扶责任人,李静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基本每隔两天都会去郭大娘家里转转,看看有什么需要,和老人聊聊天散散心。逢年过节,如果子女顾不上老人,她都会与老人一起过节。时间慢慢过去,早已成为了郭大娘嘴边离不了的“女儿”,郭大娘也成为了李静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员。 榆山街道通过开展“结穷亲、手拉手、一帮一”等多种形式,细化责任,实施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”“走访登记簿”“民情日志”“帮扶台账”三点一线工作法,对帮扶对象进行全面帮扶,而李静就负责帮扶分水岭村的3户贫困户,每周她至少三次往村民家里跑,嘘寒问暖,问长问短,同时,她还会利用晚上、周末和节假日时间,到其它贫困村贫困户家里坐坐,时间一长,自然和各个村村民打成了一片,每当她走在村里,村民都会热情打招呼,“你把百姓当亲人,百姓才会把你当恩人”这句话也成为了李静经常挂在嘴边的话。 战友夫妻舍亲人重担在肩赴长征 10月12日晚,李静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加班,九点,家人打来电话说,自己儿子肚子疼得厉害,要她赶紧回去一趟。当时因为扶贫救助基金的事,她已经忙活了好多天,加上马上就到“全国扶贫日”了,需要准备协调的事情很多,脱不开身,她只好一边交代家人照顾好孩子,一边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作中,在李静的努力协调下,街道星火扶贫救助基金正式成立。 这位在工作中充满激情,性格开朗,自称为“女汉子”的扶贫办主任,每每提起家人,她总是满满的愧疚。因为工作,她陪家人的时间很少,加上李静的丈夫也是一名驻村“第一书记”,为了帮助所包村早日脱贫,每天也是忙的不可开交。千本事、万本事,让群众满意才是真本事。这一对“扶贫夫妻”,舍小家顾大家,为了早日完成脱贫任务,互相理解,互相支持,在脱贫长征路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场景。
|